TEXTS

疫情時代的線上策展與創作

文|張君懿
今日網路技術發展迅速、人類行為和網路世界的關係更趨複雜,如何重新檢視網路媒體,使其不止是呈現作品圖文資訊的線上平台,而是成為創造藝術的特殊條件?如何將網路媒體本身的語言系統轉化為藝術創作的有利條件,從藝術創作的角度設想線上展覽形態的可能性,以揭示今日線上與實體(或現實空間)之間的互滲關係?

read more

如果于洛先生變身為一檔展覽: 「仿真生活」展的美學與抵抗

文|嚴瀟瀟
凡是看過賈克.大帝(Jacques Tati)電影的人,都不會忘記其本人飾演的于洛先生(Monsieur Hulot),這個幾無台詞、身材高大,卻代表著某種在社會中看起來「不合時宜」的小人物角色,走路總是踩著某種既輕盈又笨拙的節奏,不時停頓,似乎要被絆倒,或是閃避著什麼。如果于洛先生變身為一檔展覽,那會是什麼樣的展覽?

read more

溫水煮青蛙的「仿真生活」

文|陳文瑤
「仿真生活」從以人為主體探詢或抵抗自身與環境的關係,到被動地讓環境將自己馴化,乃至沉浸於物的宰制,整個展覽所呈現的便是一種溫水煮青蛙的過程。從擬人到擬物的變化裡,人逐漸難以抗拒與物的對視,逐漸只能(只願意)透過物來看見自己,你以為你還是人,其實已經不是了。

read more

關於(真)生活的多種取徑「仿真生活」的展覽敘事與複義

文│林芷筠
展覽「仿真生活」在流暢的展覽敘事下,透過藝術家多樣的創作媒材與手法, 挖掘當下生活的表面,創造出各種切入角度。藉由擾動模式化的日常,使藝術與生活不可分割、相互纏繞的特質得以充分地展現,而展覽本身也完成了從「仿真的生活」到「擬仿真生活」的複義。

read more

仿真生活|策展理念

文|張君懿
「仿真生活」一展提議以「生活」作為參照,透過模擬、仿效或練習等創作進路,趨近不斷被偽生活所遮蔽的生活。展覽集結十位國內外藝術家,以幽默、戲謔或滑稽模仿的手法,描繪現代生活及當下媒體時代中人類的行為百態。

read more

文字的複數形態——關於《翻牆者》與《新媒體人》

文|張君懿
《新媒體人》的瀏覽過程就像是捲軸迷宮,我們在一個又一個的選擇之間行走,開展出透過自己的選擇所形成的參觀路徑。有的選擇我們只會經過一次,有的選擇則會一直不斷重複帶我們回到同一個選擇,有些選擇,則是在我們做出某個選擇之後,註定會永遠錯過。作品呈現出由各式各樣的選擇構成的多種閱讀軸線,背後所隱含的是相互交錯的敘事迴圈。

read more

伊日馬場的理解與觸情

文|洪儀真
若我們以伊日藝術計畫的空間為範圍,並以展場框架內的作品關係為界限,那麼「伊日馬場」線上展覽作為起始主場的姿態,不啻改寫了一般常見的藝術展示、觀看與作品指涉現實的模式。此舉不但正當化虛/實地位的本末倒置,也合法化了數位二維空間對現代主義繪畫平面性的繼承。

read more

從向量馬到向量世界――伊日馬場的「詞與物」之形影概念與思考

文|高千惠
當我們知道「伊日」這個展場據點的前身為Subaru汽車倉庫,此展成為藝術家「遊戲語言」下,某起「藝術據點發生的莞爾事件」。藝術源於遊戲,包括戲仿與程式系統建立的聯想遊戲,遂可視為張君懿的重要藝術表現向度之一。而上述的觀看與思考,也可以說是藝術家對於現當代藝術美學問題,一種煞有其事的剪影式戲說與戲演。

read more

白/黑駒過隙之間――奔跑,或者不

文|劉佳旻
藝術家伸出手、把映著日晝下馬的白色身影,從那個眼前的孔洞中拉過來「此端」這個屬於藝術家的世界裡,施以魔術所打造出來的空間。日晝留在孔隙的彼端,它所推進的時間性在這裡並不作用。在藝術家的馬場中,幾乎被藝術家揉捏的時間性裡,馬在藝術家的手中經歷著固著、反覆、循環,甚至成形、變形、消形。

read more

「給火星人類學家」的策展實踐(下篇)

文|張君懿
作品才是展覽的主角,要花時間溝通,更要花時間等待,等待想法醞釀成形,或等待特定的時機。就像牌局裡「等進牌」的過程,有時你可能不一定有最好的牌,但一定有相對好的牌,有時某件作品介入之後局勢就瞬間明朗了,總之有趣的正是牌局的不確定性,以及你可以在玩牌過程中去操控這場牌局。

read more

「給火星人類學家」的策展實踐(上篇)

文|張君懿
在條件限制底下,我們可以如何繼續做作品、繼續做展覽,藝術可以怎麼讓它繼續發生?我提議用「火星人類學家」這個外部想像,去試想可以「留下」什麼作品線索給一位遙遠陌生的「他者」,同時讓火星人可以在線上和實體不同界面的往返之間,透過來回盤點人類的創作行為,去推敲人類的藝術創作思維。

read more

成為火星人類學家——「給火星人類學家」的突破與啟示

文|嚴瀟瀟
日前於新北市藝文中心展出的「給火星人類學家」,是該中心首度主辦專注於當代藝術的聯展,策展人張君懿獨特的策展風格也清晰可見。實體與虛擬兩種介面上的內容,不再是如今司空見慣的「再現」或是「紀錄」,而是一體雙生的關係,共構完整的作品場域。

read more

從在場到在線——大流行年代的展覽場域位移

文 | 高千惠
如果有一天,外星人登陸地球,藝術家們希望留下什麼線索給此外星人類學家?(註1)以2020年為方位,我將提供「大流行」(Pandemic)、「在場」(On Site)、「在線」(On Line)三個關鏈詞。

read more

「給火星人類學家」 ——對沉靜的大地說,我流動

文 | 洪儀真
「給火星人類學家」不啻針對長期以來現場為主的觀看模式進行深層翻土,實際展場不是主場,卻與虛擬的線上平台構成各種不同的呼應關係:兩者之間或許彼此不可或缺、或許相輔相成;也可能是同一本質的不同型態、一體兩面等等。

read more

回音與說話者──給火星人類學家

文|陳文瑤
對於策展理念裡所引用的比利時藝評家蒂埃里・德・迪弗(Thierry de Duve)那句話,火星人一開始就很有意見。那句話是這樣的:「您從火星來到地球,您對地球一無所知,因此您沒有任何成見(除了身為火星人所帶有的成見)⋯⋯」不不不,試想:這展覽針對的並非單純的火星人,而是火星「人類學家」,他怎麼可能對地球一無所知,或者沒有任何成見?

read more

給火星人類學家:跳出魚缸的藝術視點

文|吳垠慧
當觀者反覆來回兩個展場、猶如人類學家進行循跡考察的動作,是否可能開創出一種藝術觀看的積極姿態,而不僅只作為被動的欣賞者角色?若能鬆開些許觀看的慣性紐帶,那便是此展希冀達到跳出魚缸、看見藝術新視角的核心意圖。

read more

當迷宮與飄移變成日常感知 ——談張君懿「給火星人類學家」的變異維度

文|黃海鳴
正當我得意自己仍可以實體展場為主,以網路空間為輔的方式,獲得相當豐富以及具有說服性的閱讀時,我是不是正在進一步地鞏固一種老地球人的慣性閱讀感知方式?我強烈地相信,假如我先從線上展場開始,那麼對展覽中的作品理解將會非常的不同。

read more

論火星人與地球人的看展之道( 科幻版)

文|王聖閎
火星人類學家的考察團抵達了,而且一來就不少人。姑且假設他們就是衝著展名而來。再姑且假設,火星人類學家所受的學術訓練,與地球上的人類學家無太大差別。那麼,當這群異星學者決定離開自己的「火星舒適圈」,動身前往地球並來到新北市藝文中心看這檔展覽時,他們的看展決定至少具備以下幾種可能意義......。

read more

展於網 vs. 網上展 — 談展覽《給火星人類學家》

文|吉暝水
線上展覽內容豐富,甚至要比線下的完整。反過來,實體展場似是「考古遺址」,留下一些藝術創作的痕跡。這也正好套用於展覽標題「火星人類學家」的敘事框架。我覺得,線上線下雖然是兩個不同的空間,但展覽卻是平行地進行。如前所說,我們早已游戈於現實與虛擬之間,實體與網絡各留下人類活著的痕跡。

read more

給火星人類學家|策展理念

文|張君懿
現在,您可以透過「網際網路」這地球人所發明的空間對人類的藝術實踐田野進行考察。您將在這些作品的盤點中,觀察到人類創作行為的豐富面向,相信對您探索地球文明的工作能有所助益,期待您能在線上與實體兩種界面的反覆往返之間,一步步趨近人類名之為「藝術」的事物。

read more

這很簡單誰不會

文|張君懿
「這很簡單誰不會」展覽集結了七位藝術家的「簡單」之作,以作品的真實在場,遙遙呼應此時於台北當代藝術館中展出的影像裝置《這很簡單我也會》*。

read more

「超日常」:未定義的策展美學演進

文 | 嚴瀟瀟
很難不將「空氣草」與「超日常」相提並論的原因,是它們在策展理念與機制上的一致性,策展人張君懿藉此連續的策展動作,實踐(或稱實驗)的是一種打破當代藝術策展人權力中心之窠臼的替代策略(...)。

read more

時光幻境:電影場景的「超日常」

文|孫松榮
奠基於此的策展方法學,讓雙年展與文學連結起來,既迥異於長年相關大型展覽慣以時興論述作為前提的普遍作法,又賦予了「超日常」某種詩意、抒情及超寫實等特質。

read more

「超日常」:一躍即是另一處幽冥次元

文|黃湯姆
攀滿老眷舍的爬藤,冒長於廢園間的樟樹與陰暗潮濕的姑婆芋,通過這崩解的舊日時光與水泥建築,乃至於我們才終於看見平川祐樹那簡單至極的樹幹切面,以及從此半空小框格仰望的天空。微細如年輪上行走過的蟻,恍惚如樹稍晃搖出的海浪聲。這終將毀棄的日常,既哀傷又幸福。

read more

準日常空間群組間的動態關係模型 ── 試探討雙年展「超日常」策展思維與操作

文|黃海鳴
展場,如網格子狀的空間分布,透過作品極為巧妙的流動關係網絡,併成了一個整個在做夢的大腦。策展人張君懿在這展覽中展示了她非常傑出的結合劇場、電影、文學的溝通策展以及創造未來日常的能力。

read more

「超日常」,從《翻牆者》打開的時間副本

文|陳文瑤
小說不再止於原本以單純文件格式寄送給參展藝術家的另類場勘筆記, 文字成為雙重的空間指涉,隨後更派生為「閱讀膠囊」、「翻牆指南」以及台座式的「超日常衛星站」,遍佈在大台北地區十來個藝文機構裡。從來沒有一本小說能夠這樣被拆解,以當代藝術的方式回到它的書寫現場,達成策展人期望的「展場-文本-作品」的折返,可說是《超日常》的一大亮點。

read more

可玩無止境躲迷藏的腔腸甬道 ——閱讀「超日常Daily+」

文 | 張韻婷
無處不在的「他方」,提供小說/作品/展覽的多義閱讀路徑,一如「可玩無止境躲迷藏的腔腸甬道」,讓每次閱讀如同重新開始一場關於理知活動的遊戲,在遊戲中經歷無窮幻化的情境。

read more

「超日常」的展覽實踐 ── 訪談策展人張君懿

白紙如同日常,摺線出現的時候是維度轉換的時刻,是一個向度過渡到另一個向度的時刻,是可能性湧現的時刻,所以這裡所謂的「超日常」並不是與日常發生斷裂,不只是超越日常,而是探問我們是否能夠通過藝術折返日常,在折返之中發現從來不曾如此思考或注意過的事物。

read more

策展與創作的共生 ──藝術家/策展人張君懿談「超日常」的策展實踐

文|蔣嘉惠
張君懿在這兩檔展覽採取的「共生式」策展機制,為藝術家和策展人之間的文化生產關係,鋪展出一種特殊的共創且活性的型態(...)。

read more

「超日常─第二屆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策展團隊專訪

文 | 許祐綸
超日常不是透過與日常發生斷裂而產生,也不僅是超越日常,而較是一種探問:我們能否透過藝術折返日常,而在折返過程當中,察覺從來不曾注意或如此思考的事物,或發現日常的原始獨特?

read more

超日常:日常的疊加技術

文|洪苟
藝術是一種之於日常的「多餘」技術,它確實是樸素日常原先所沒有或不需要的東西,但正因為這一種之於日常的「多餘」技術的存在,才能讓樸素日常獲得理解;並且這種理解,並非只是概念上的工作,而是日常的生存狀態透過身體的介入所獲得的感官上的新感知。

read more

超日常──第二屆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 | 策展理念

文|張君懿
透過與日常拉開距離,從此間的依附關係中尋獲參照點/可把握/可超越之處,以將日常化為可賴以創造的無窮資源;猶如於日常的內在輕劃出一道摺痕,讓日常的既有向度在微微轉向之際,指出陌生未知的他方,將日常帶向似近却遠之處,賦予它原本沒有的將來。

read more

既視的偶然─談張君懿的《卡羅索爾》

文|陳文瑤
作品隱藏著某種細緻的失序,反覆將觀眾召喚回來,但我們無須刻意找出影像線性的始末,而是藉由偶然卻充滿既視感(deja-vu)的遭逢,感受站在作品前的瞬間、觀看作品時岔出念頭的瞬間如何與作品裡限定的永恆交錯。

read more

「策展人」到底在做什麼?

文 / 李孟軒|責任編輯/郭丹穎
尼采曾經說過:「還好有藝術,可以讓我免於死亡」,我常常在思考,或許,藝術才是讓我空虛的元兇,但也只有藝術能讓我發現,原來生活是一件更有趣的事情。而展覽就是這樣的一個平台。

read more

空氣草的生長姿態——張君懿訪談錄

與談 &文字整理|張韻婷
我關注的其實不是表演藝術如何介入視覺藝術的問題,也不只是去探討視覺藝術中的劇場性或表演藝術中的造形性,而是去思考,可否回到更上游的地方、回到專有領域尚未分化之前,去尋找、或試著去觸發一種可共同理解的藝術創作思維?

read more

談「空氣草」的植物性意象及其強∕弱策進

文|王聖閎
策展人張君懿在「空氣草——當代藝術中的展演力」(以下簡稱「空氣草」)裡拋出一個極其鮮明的植物性意象,它不僅與實際的策展實踐操作息息相關,同時也預想、擘畫出一種值得踐履的「自由活躍的藝術創作主體」

read more

低限的後自然美學之發聲 ── 從遊戲的心靈,看空氣草的振動之力

文|高千惠
一株因凌空附生的「空氣草」所發出的氣息、振動與聲音,即相對性地,成為歷史與地理的圈限之外,另一種藝術生成的美學主張-或可稱之為與「新歷史主義」敘事美學相望的「後自然主義」事物美學。它製造出一種與生態呼應的新生態,但對生態並無批判或讚美的動機。它在遊戲中進行時間與空間的對話,但不用想太多,畢竟時空的真相與謊言,一直都存在於風中。

read more

「空氣草──當代藝術中的展演力」策展理念

文|張君懿
如果說人們唯有進入另一種思想才可能離開自己的思想,而瞥見那些駐留在思想已久卻從未察覺的事物,那麼藝術創作主體唯有透過這段距離,才能察覺一直以來據以思考卻因而無法思考之處,亦即察覺同時作為條件與界限的創作思維本身,而在與他者對話或從環境汲取養分的過程中,開展出更具創造力的個體。

read more

空氣草還有話要說── 看臺藝大張君懿策展《空氣草》

文|黃海鳴
空氣草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展覽操作(...),在張君懿的策展中看到了高度的專注、細膩,以及很重要的智慧,也同時看到某種無為自在的態度。給了足夠的條件後,讓一切去形成改變。

read more

「空氣草」的大論述或小清新

文|陳文瑤
張君懿以「空氣草」的生長特徵來比喻「自由、活躍,而且具有頑強生命力的藝術創作主體」,除了提出一極為貼切的意象連結,在巧妙地連結布希歐「莖上根」繁衍變化的持續性、德勒茲「地下莖」擴張的多元性之外,空氣草離根仍能存活的氣生習性,又呼應了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關於文化孕育力的「間距」說。

read more

從「空氣草」到「交陪境」:談一種原生性藝術理論的可能

文|王聖閎
這檔展覽的可觀之處,是在提出有見地的觀點之餘,讓策展機制本身能夠緊貼著創作實踐的思維模式走。策展人採取的方式是盡可能給予每一位藝術家充足的時間進駐場地空間,與之對話。同時,也讓創作者們尋找彼此作品之間能夠相互蔓生、對位的可能。

read more

異地之境──「空氣草」的離根想像

文|張韻婷
這株在實驗及遊戲中長成的「空氣草」,乍看之下無關乎歷史情境,然而其離根意象不正是以隱晦曲折的方式,隱喻著創作者與自身母土間既捨又難離的情感糾結:母土的風景不可能被遺忘,只是當空氣草飄至異鄉時,才能夠擁有回望故土的嶄新視角。

read more

跳舞的空間—— 談「空氣草 北區藝術聚落 B」發生的事

文|樊香君
在北區藝術聚落B所發生的作品,無法單純歸類於表演、聲音、裝置等任何藝術形式,那就是一個跳舞的空間,沒有活生生的舞者,卻有著運動中、存在中、與觀者溝通的體感。

read more

古早糖果紙幻化,十鼓展多彩童年

文|吳俊鋒(自由時報記者)
十鼓邀請旅居法國的台灣藝術家張君懿駐村,首展創作的主題為《糖衣》,十鼓邀請旅居法國的台灣藝術家張君懿駐村,全力打造,以包裹童年甜蜜回憶的元素,運用色彩轉化的技術,精彩呈現繽紛的視覺效果。

read more

十鼓糖衣影像展,營造奇幻世界

文|綦守鈺(聯合新聞網記者)
台南仁德的十鼓文創園區,多年來致力於糖廠工業遺址的保存並為糖廠的活化再生,定期提供國內外藝術家駐村創作,讓藝術家與這片土地的過去、現在、未來產生交流與對話,更期望讓來自各地的遊客們感受到台南在地又多元的藝術之美。

read more

謝芳珍

文|黃同弘
你都說些什麼?害怕的時候,孤獨的時候,下雨的時候,恐慌的時候,離別的時候,黃昏的時候,臨終的時候,你在房子裡說些什麼?你把什麼話語,留給一間兀自亮著的空屋。

read more

既視的偶然──談張君懿個展「一時之間」

文|陳文瑤(典藏今藝術)
張君懿個展「一時之間」的展覽簡介是從上述引言開始的,我忍不住想像奧古斯丁面對他人這樣的探詢時,那千頭萬緒欲言又止的當下,不正是「一時之間」?一個突如其來、懸置、凝固了的此時此刻。

read more

18座旋轉木馬轉動童年記憶

文|吳垠慧(中國時報)
白馬、獨角獸、海盜船等各式造型可愛、色彩絢麗的旋轉木馬,承載著大小朋友的童年回憶,它們的造型各異,伴隨著如水晶音樂般剔透的〈卡羅索爾華爾滋〉,場面綺麗壯觀。木馬上空無一人,展開一場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的旅程。

read more

張君懿:一時之間

文|侯昱寬(典藏今藝術)
張君懿以影像、空間的對應關係,來加深人們對於影像知覺的感受,製造出一個讓人在空間與時間上迷航的夢境,觀者如同進入魔術場景,日常、幸福與甜美也在此產生重重的質變,影響著我們觀看世界的思考。

read more

另一種時間性:從張君懿的「卡羅索爾華爾滋」系列談起

文|簡子傑(ARTALKS -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至此,這沒有目的地的旅行不禁讓人感到一股難以理解的幽暗,不同於一開始讓我想起年少時戴耳機聆聽同一首歌的執念,這種區隔出自我與世界的執念總是在前進、停頓與後退中迂迴地攀附在某種現代性界線上(......)。

read more

事件視域。彼岸靜浦。一時之間

文|黃同弘
童年的每個夢如果存活得夠久都會成為惡夢,比如你會受困於引力在永恆的軌道上轉著圈圈,相對於線性發展下去、生活下去、苦難下去的現實,旋轉木馬成了奇異點,美夢成真的時候,也就是你通過奇點進到事件視域消失於此的時候。

read more

「一時之間」觀後感之一:卡羅索爾華爾滋

文|陳彥伯
所謂現實的狀況,是否可能其實是從我們自身的內心狀態投射出來的呢? 一如巨大的原型,投射、分裂出不同造型的旋轉木馬,但一切都在原地空轉,沒有前進半步。

read more

「一時之間」觀後感之三:仙女湖

文|陳彥伯
我想<仙女湖>系列可以看作是從<天空藍>延伸出來的作品,但是更富有遊戲性、並且挑戰了更多不同的元素── 捉迷藏、數數、湖中倒影、樹幹與背景,並且緊扣著「時間」這個主題── 時間的不同步、重複、佚失、與倒流。

read more

虛擲空響:2.7克的獨白

文|陳文瑤(典藏今藝術)
展場充塞著地窖獨有的陰涼與幽暗,建築表面即使漆成白色仍無法掩飾其肌理的粗糙,空間被切割得零碎甚至有種迷宮況味。然而在如此複雜的條件之下,包含了攝影、動畫、錄影以及錄影裝置的八件作品卻安排得極具巧思。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