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iew

疫情時代的線上策展與創作

2020年全球C0vid-19疫情嚴峻,在環境條件限制底下,藝術家如何繼續做作品、策展人如何繼續策展,藝術如何繼續發生?居家隔離期間,許多博物館紛紛推出(或更加重視)線上展覽,以作為無法開放展示實體作品時的應變措施,讓人們仍得以透過網頁視窗遠端看展。而除了作為實體展場之替代方案外,線上展覽是否有其他可能性?1991年,藝術家羅伯·阿德里安(Robert Adrian)發起線上共創計劃《24小時的世界》(The World in 24 Hours),邀請全球各地參與者於24小時內透過網路連線進行創作;1994年,企業家约翰·博斯威克(John Borthwick)和策展人班雅明·威爾(Benjamin Weil)成立了「阿達網」(äda'web),邀請藝術家與網路工程師合作,探索網路作為創作媒介的可能性,成為網路藝術史上第一個線上展覽。今日,網路技術發展迅速、人類行為和網路世界的關係更趨複雜,如何重新檢視網路媒體,使其不止是呈現作品圖文資訊的線上平台,而是成為創造藝術的特殊條件?這些思考引發我對於能夠在手機上於「兩指之間」發生之展覽型態的關注。2020-2023年疫情期間,我透過「給火星人類學家」、「伊日馬場」和《新媒體人》的策展和創作,探索在線上做作品、做展覽的可能性。

線上為主,實體為輔:「給火星人類學家」
2020年,我策劃了「給火星人類學家」一展,提出「線上為主,實體為輔」的概念,將網際網路空間視為展覽的第一現場,邀請藝術家試想「如果有一天,火星人類學家來地球探勘人類名之為『藝術』的事物,那我們想留下什麼作為他們考察的線索?」,並試著以網路HTML頁面作為作品發生的地點,再將此線上作品延伸至實體展場(新北市藝文中心)。實體展場所留下來的事物(線上作品之局部或與其相應的另一種作品形態),如同依附在空間中的隱形線索,作為在線上720環景互動頁面上引導觀者前往「線上作品」的網頁超連結物件,將實體展場化為「線上展區」之「索引介面」。以此策展提議為前提,我與網路工程師以及15位藝術家共同合作,以線上和線下共35件作品,製造出網頁和現場作品之間的潛在連結,試著鬆動以實體展場為主的展覽構成常態。

Image title圖2:「給火星人類學家」線上展覽螢幕截圖Fig. 1:「給火星人類學家」線上展覽螢幕截圖

Image titleFig. 2:「給火星人類學家」實體展區之一

Image titleFig. 3:「給火星人類學家」實體展區之二

線上與線下平行共存:「伊日馬場」
2021年,我將此關注延伸到我的個展「伊日馬場」,進一步製造出網路介面和實體空間平行共構的關係。在此,線上與線下無主從關係,而是相輔相成。「伊日馬場」藉由形象和語意的生成與轉譯,以一系列圍繞著「馬」所展開的各種作品形態,組成一座線上與線下平行共存的馬場。線上作品取材於(現實中的)旋轉木馬音樂盒、英國攝影師埃德沃德‧邁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連續攝影中的奔馬、臺灣玩具博物館館藏木馬等;我以SVG代碼繪製出五種不同造形和運動規律——旋轉、搖晃、奔跑、低頭吃草或抬頭鳴叫——的向量馬。接著讓這些仰賴代碼與指令生成而只能存在於網路瀏覽視窗裡的馬匹,通過繪畫、雕塑、聲音和影像裝置等媒介衍生至畫廊空間(伊日藝術計劃):雙頻道錄像《卡羅索爾,±1》是從線上循環播放作品《卡羅索爾 #2》而來,一座旋轉木馬的動態影像在此被拆分為二,左右各自形成自轉的迴圈,分化的兩端失去相同的節奏,不再共享同一個時間軸;牆上繪畫《邁布里奇之馬》中奔騰的馬姿,來自於線上作品《旋轉》中一個嘎然而止的瞬間;相對於線上作品《搖晃》,雕塑《木馬》在可觸的現實裡取得了材質和量體;而複合媒材《跑馬燈》上顯示的是一匹從線上的《奔跑》這件線上競賽中落單、但仍持續奔跑的馬;原本在線上作品《站立》的馬,則在九台螢幕構成的影像裝置中,化為一匹匹進食、嘶鳴、行走或搖頭擺尾的《代碼馬》。

Image titleFig. 4:《卡羅索爾 #2》,2021年,循環播放網頁

Image titleFig. 5:《卡羅索爾 #2》,2021年,循環播放網頁

Image titleFig. 6:《旋轉》,2021年,循環播放網頁

Image titleFig. 7:《邁布里奇之馬》,2021年,繪畫,壓克力顏料,420 × 628公分

Image titleFig. 8:《搖晃》,2021,互動響應式網頁

Image titleFig. 9:《木馬》,2021年,雕塑,木材,52×540 cm

Image titleFig. 10:《奔跑》,2021年,隨機播放網頁

Image titleFig. 11:《跑馬燈》,2021年,LED跑馬燈,800 × 32公分

Image titleFig. 12:《站立》,2021年,隨機播放互動網頁

Image titleFig. 13:《代碼》,2021年,影音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

線上迴圈:《新媒體人》
早在疫情之前,網路媒體便與人們的日常密不可分,疫情之後似乎更滲透人們的生活,而現代人究竟是生活在什麼樣的網路媒體世界?2022年,我製作了《新媒體人》線上互動式作品,隱喻人們的思考和行為模式與網路媒體之間,早已相互滲透而盤根錯節的關係。《新媒體人》的發想來自於台灣藝評家高千惠所書寫的《33間堂》小說,其內容主要隱喻當下網路媒體時代之意識形態,以及台灣當代藝術圈裡的種種(怪)現象。我運用網頁超連結和互動的特性,並以網路常見的媒體語言(如社群媒體常見之慣用語、懶人包、農場文和心理測驗等)對文本進行種種轉譯,架構出一種介於「網路遊戲」和「電子書」的閱讀介面。它是由網頁瀏覽視窗上各式各樣的「選擇」所組成,觀者每作一次選擇,就會開啟一條新的路徑。在此,閱讀如同穿行在一個又一個選擇所構成的一座捲軸迷宮,逐步開展出由自身選擇所形成的閱讀路徑。如果說「給火星人類學家」強調的是「線上為主,實體為輔」的策展操作方式,「伊日馬場」著重於線上和實體之間的共生關係,那麼《新媒體人》則試圖透過「網路媒體語言」呈現出文本的多重閱讀軸線,及其相互交錯之敘事迴圈。

Image title圖14:《新媒體人》,2022,互動響應式網頁

Image title

圖15:《新媒體人》,2022,互動響應式網頁

線上創作與策展實踐
線上策展或許可以不止是實體展覽的替代方案,因為(以線上虛擬)取代(物理實體)關係的思考路徑,易使線上展覽的製作傾向於符應觀眾對於實體展覽的想像,而相對地凸顯出在實體展場中可產生、但線上展場卻無法被滿足的匱缺(如身體於空間中移動時所產生的感知及動能等)。因此值得思考的或許是,如何將網路媒體本身的語言系統(及相應的使用者體驗)轉化為藝術創作的有利條件,從藝術創作的角度設想線上展覽形態的可能性,揭示今日線上與實體(或現實空間)之間的互滲關係。而無論是線上創作或策展,兩者皆涉及了將藝術理念或創作想法,由內而外向外開展出來以供人看見的行為活動,攸關的皆是:如何從整體把握與展覽/作品構成相關的諸元素,進而透過作品(或作品元素)的調度與組織架構出一種觀看的方式。從此相融共生的藝術實踐來看,創作與策展不必然截然二分,而是一種可相融共生的藝術實踐;重點在於,如何在創作和策展實踐所構成的雙重視角之間,來回探索彼此可操作或發揮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