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atorial-statement

超日常──第二屆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 | 策展理念

文|張君懿


「藝術使生活比藝術更有趣」

── 羅伯.費理歐(Robert Filliou)


那滿額皺紋、年老工人般的《多疑聖托馬斯》(Doubting Thomas),魯莽地將食指探入耶穌的肋骨。如果我們朝著卡拉瓦喬(Michelangelo Caravaggio)所再現的這幕「日常」手勢望去,免不了看見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畫裡日光斜照下倒著牛奶的婦人、庫爾貝(Gustave Courbet)的捆石工人、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農田裡的拾穗婦人,乃至馬內(Edouard Manet)所描繪的蘆筍,甚或回想起早在15世紀初便堅持以回到現實的方式刻畫日常一隅的范艾克(Jan van Eyck);從自然主義、寫實主義、達達、新達達、普普藝術、集合藝術、新寫實主義、激流派(Fluxus)、偶發藝術、貧窮藝術……至今,若藝術實踐進程早已讓藝術一步步從完美神聖的殿堂走入「日常」,那麼,走入「日常」後的當代藝術何去何從——「日常」是否一如往昔仍為驅動藝術實踐的創作資源之一?而若人們熟悉的「日常」總是有所遮蔽,讓人無法直視生活本身,從藝術折返日常是否能讓我們洞察生活?

第二屆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以超日常為展題,集結來自法國、美國、奧地利、盧森堡、日本以及臺灣等地的藝術家;首先邀請臺灣小說家駱以軍,沿著「北區藝術聚落」與「九單藝術實踐空間」這一片巷弄蜿蜒的展場空間,書寫一部揉合日常生活殘影、以及曾經於此發生之作品片段的小說《翻牆者》,以此作為第一件介入雙年展的作品,揭開本屆雙年展的序幕。受邀參展的藝術家,繼而以此小說以及展場空間作為創作發想的參照,以接龍的方式分線發展,而作品在個別發展的同時,亦成為其他作品的參照對象,彼此漸次勾勒出隱形的聯動關係。由此,以展場空間為主軸書寫而成的小說、以小說為創作發想參照的作品,在互為文本的過程中,漸次開啟一種介於作品、文本以及場所之間的多層次對話,交織出相互指涉的意義網絡,一如層層疊疊的複寫跡痕,積澱成如羊皮紙般的隱跡文本。

如此從日常衍異的超日常,不只停留在日常的再現或轉譯,也並非源於與日常之間的斷裂,而是藝術創作主體在不同的現實切面之間,經由對日常進行拆解與重構的各種藝術實踐而重返日常,並在重返之中揭示日常的原始獨特;透過與日常拉開距離,從此間的依附關係中尋獲參照點/可把握/可超越之處,以將日常化為可賴以創造的無窮資源;猶如於日常的內在輕劃出一道摺痕,讓日常的既有向度在微微轉向之際,指出陌生未知的他方,將日常帶向似近却遠之處,賦予它原本沒有的將來。藉此,我們希冀開啟藝術與日常的多重對話關係,並於展期間透過一系列的論壇與工作坊,逐步揭開「藝術工作者們的日常」,邀請觀者穿行在充滿皺褶的想像與思考空間,覺察一層又一層被挪用、變形或轉化的日常:越是超日常,越是回到日常。

▐「超日常─第二屆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官網:https://biennale.sense-info.co

——————————

延伸閱讀:

「超日常」,從《翻牆者》打開的時間副本 | 文:陳文瑤

「超日常」:未定義的策展美學演進|文:嚴瀟瀟

▐ 「超日常」的展覽實踐 ── 訪談策展人張君懿|訪談&文字整理:張韻婷

▐ 時光幻境:電影場景的「超日常」(DAILY+)|孫松榮

策展與創作的共生 ──藝術家/策展人張君懿談「超日常」的策展實踐|文:蔣嘉惠

準日常空間群組間的動態關係模型 ── 試探討臺藝大2018雙年展「超日常」策展思維與操作|黃海鳴

▐「 超日常」:日常的疊加技術|文:洪苟

▐ 可玩無止境躲迷藏的腔腸甬道 ——閱讀「超日常DAILY+」|文:張韻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