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atorial-statement

這很簡單誰不會

Image title

文|張君懿


「在草原上踩踏出一條直線,這很簡單。理查.隆(Richard Long)做過了,人人都可以重做。」—— 艾略克.瓦堤耶(Eric WATIER),《越簡單越好》

藝術作品的製作工序是否愈繁複愈好?法國藝術家瓦堤耶曾以《越簡單越好》作品書揭示「以技術複雜度評判藝術作品」的迷思;他以簡略的文字、重複的句法書寫89件現當代藝術史上製作程序簡易的作品。而若「簡單」為當代藝術作品的特點之一,那麼具有此特點的藝術家之間是否擁有相通的創作想法,還是反而具有更為迥異的創作思維?「這很簡單誰不會」展覽集結了七位藝術家的「簡單」之作,以作品的真實在場,遙遙呼應此時於台北當代藝術館中展出的影像裝置《這很簡單我也會》*。後者改編自上述作品書之句法,用以描述70、80年代出生的臺灣當代藝術家,並邀請他們依此腳本道出彼此作品製作上的簡易性,以逆向操作引發「作品看似簡單,想法卻不見得簡單」的思索:

在牆壁上畫一條線,從天花板畫到地面。這很簡單,賴志盛做過了,我也會做。

在展場天花板裝日光燈管。這很簡單,周育正做過了,我也會做。

拍一朵雲在一間老房子裡飄來飄去,這很簡單,王雅慧做過了,我也會做。

拍人在路上走來走去,這很簡單,陳萬仁做過了,我也會做。

把紅黑籃三捆不同顏色的3M膠帶貼在牆上,斜斜拉出三條平行直線,這很簡單,李明學做過了,我也會做。

在城市裡有鴿子的地方打保齡球,這很簡單,崔廣宇做過了,我也會做。

把洗碗手套立在砧板上,這很簡單,何采柔做過了,我也會做。

作品中,藝術家們反覆重申一些相互指涉的句子,透過藝術家/說話者身分的輪替以及作品指涉的切換,勾勒出某種藝術創作形態的時代樣貌,以喧然紛歧的話語鬆動作者與作品之間密不可分的依存關係。由此作品延伸而出的「這很簡單誰不會」一展,對應著此作流轉的話語聲中重複提及卻始終不在場的作品,在作為語言指涉對象之具現的同時,探勘不同藝術創作形式思維之間潛在的多向連結以及創作與策展相融互滲的可能性。參展藝術家及其作品包括王雅慧的《訪客》、何采柔的《日常練習》、李明學的《多重身分》、崔廣宇的《系統生活捷徑—表皮生活圈城市精神》、陳萬仁的《旋轉世界》以及賴志盛的《兩幅白色畫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很簡單誰不會——台北當代一年展主題展

策展人/張君懿

展期 / 2019/8/31—9/08 | 地點 / 台北公園花博爭艷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張君懿
這很簡單我也會
2019年,影像裝置,尺寸依場定而定
連結:https://chunyichang.com/tw/press/this-is-very-simple-so-i-can-do-it

  • /